8月26日,应城市人民检察院举办第六期蒲检青声“聚青年智慧・传履职心得”交流活动。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仕华出席活动并讲话,全体青年干警参加。
本次活动聚焦检察业务核心环节,由两名活动组织者担任主讲人,通过PPT演示与案例解析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围绕“案件审查报告的规范撰写”和“虚假诉讼案件办理的实践心得”两大主题展开分享。
活动中,第一主讲人立足案件审查报告这一检察办案的“基础文本”,从“结构要素、证据梳理、法律适用、风险研判”等维度,结合常见刑事检察案件类型,详细讲解了报告撰写中如何做到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论证充分,并针对青年干警在实践中易出现的常见问题,分享了自己在办案工作中的实用技巧。第二主讲人则以虚假诉讼案件为切入点,通过剖析该院办理的典型案例,从线索发现、调查取证、法律监督路径等方面,总结了“关注异常诉讼特征”“强化民事与刑事衔接”等办案经验,为青年干警办理此类新型、疑难案件提供了思路参考。
分享结束后,与会青年干警结合自身岗位实际踊跃发言。有的干警结合刑事检察工作,分享了“通过撰写高质量审查报告提升办案质效”的体会;有的干警围绕“青年干警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等展开讨论,现场氛围热烈,互动深入。
王仕华对本期活动作总结点评时强调,蒲检青声系列交流活动是该院青年干警培养体系中的关键载体,其 “青年讲、青年听、青年悟” 的特色模式,既实现了办案经验的高效传承,又推动了青年干警间的思维碰撞,对提升青年队伍整体素能具有重要意义,全体青年干警需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确保每一次参与都能学有所获、练有所成。
针对青年干警成长路径,王仕华副检察长进一步提出三点明确要求:一是加强学习。既要深研法律法规和检察业务规范,也要主动对标兄弟院先进经验,打破思维局限、拓宽工作视野,善于从个案办理中提炼共性方法,将零散的 “小思考” 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 “大思路”。二是强化协作。青年干警要主动融入团队,在重大案件办理、专项监督行动中强化协作意识,既要做好自身岗位职责内的工作,也要积极补位补台,通过协作配合提升整体办案质效。三是注重实效。要始终以 “求极致” 的检察工匠精神对待每一项工作,反复打磨、精益求精。通过多维度实践锤炼,努力成长为 “能办案、会总结、善创新” 的新时代高素质检察人才,为应城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