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应城市人民检察院就办理的一起徐某某盗窃案依法提起公诉,涉案企业38名职工走进庭审现场,“零距离” 旁听,“沉浸式” 接受法治教育,切实以 “身边案” 警醒 “身边人”,筑牢企业员工法律意识。庭审现场还邀请了省人大代表尹晓娟全程监督,共同见证检察机关依法履职、以案释法的生动实践。
庭审现场,公诉人指控被告徐某某从办公楼配电室盗接线路至储物间和其独立办公室,安装并运行多台大功率比特币电脑挖矿机组,盗用企业电量12.317万千瓦,经应城市价格认证中心认定,电量价值9万余元。其盗电行为,不仅使公司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还严重侵害企业利益。公诉人围绕犯罪事实、证据链条及法律适用性进行全面指控,通过多媒体示证,充分揭露了徐某某犯罪事实。整个庭审过程庄严肃穆、秩序井然,涉案企业职工们神情专注,认真聆听每一个细节,深刻感受法律的威严。
“看到曾经共事的同事站在被告席上,内心深受震撼。原本光明的前途毁于一旦,不仅害了自己,也让家庭蒙羞。这警示我们,一定要严守法律红线,绝不能心存侥幸。” 庭审结束后,一名职工感慨道。此次旁听活动,打破了传统说教式的普法模式,通过真实案例的现场呈现,让企业职工直观感受到违法犯罪带来的严重后果,这种 “现场教学” 远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更具冲击力和说服力。
“通过旁听庭审,我们直观感受到检察机关依法打击犯罪、维护企业权益的决心,同时以案为鉴,提醒企业在内部管理中加强风险防控。”省人大代表尹晓娟表示,“这种‘身边案’警示教育形式生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涉案企业负责人表示,组织职工参与公开庭审,是企业开展内部警示教育、强化合规管理的重要举措。今后,企业还将继续与检察机关加强合作,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同时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和廉洁从业教育,引导全体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做到知法、守法、用法,从源头上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此次涉案企业职工参与公开庭审活动,他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更是推动企业合规经营、促进社会法治建设的有效实践。通过“庭审观摩+法律宣讲”“代表监督+以案释法”等方式,让法治教育更接地气、更具实效,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